一是做好规划,明确卫计信息化建设方向。全面梳理卫计业务工作,明确信息化应用需求,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着力编制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规划,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提升信息化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是强化保障,促进卫生信息化持续发展。不断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快引进培养信息化人才,组建专业队伍,提升信息化建设能力。
三是八措并举,全面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第一,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全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49812份,规范化建档率达94%。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423765人,建档率88%。第二,开展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45184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6759人,老年人规范化管理35873人,重型精神病患者1633人。第三,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1%,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均为100%;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为86%;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98%,出生缺陷发生率29/万。第四,居民健康卡进展顺利。实际发放居民健康卡338060张,发卡率达97%以上,新农合也全面启用了健康卡。第五,组建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6大资源共享平台(健康管理、检验、影像诊断、心电诊断、远程会诊、消毒供应6大中心),加快“互联网+”建设。第六,全市521名村医即将全部配备使用“村医通”,实现医疗机构信息化全覆盖。第七,建立了网络直报微信群和QQ群,并邀请晋城市信息中心领导加入我们的微信群,通过微信、QQ远程在线等现代化的工作方式,及时指导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了报表任务高效高质的完成。第八,加强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建设,严把前置审核关。2016年对晋城市五一拟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严格审核,其中,审核先进集体4个;先锋号6个;审核先进个人11人。审核高平市五一拟表彰的先进集体233个,先进个人249人;认真审核入党和干部提拔242人,两代表一委员220人。
四是构建体系,着力保障卫生信息安全。将卫生信息安全放在信息化建设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信息化建设,一手抓网络和信息安全,努力构建一个技术先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