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助力复工复产】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于2月21日启动“河南省新冠肺炎健康申报网上服务平台”后,分别与广东、浙江省建立省际务工人员健康监测结果互认机制。为做好相关工作,河南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统筹调配基层医务人员,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1.6万名责任医生投入到办理健康证明工作中。采取集体预约、分组入村、错峰服务等方式优化办理流程,避免申报人员过于集中。责任医生通过对申报人进行提问检测、呼吸道症状排查和旅居史、接触史核实,并结合本地疫情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作出是否适宜出行的意见。截至3月9日24时,全省已办理健康申报证明736.63万份,对4.32万人作出不适宜出行的评估意见。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义乌“联合国社区”防疫】浙江省义乌市是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各国外商云集。其中仅江东街道就有5千多名外商常驻,被誉为“联合国社区”。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许多外商返回义乌。义乌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江东院区建立了以院区为主线、留验站与集中隔离点为辅助、家庭医生团队为基础的服务网,由留验站隔离服务小分队、集中隔离服务小分队、居家观察小分队、驻企服务小分队构成的党建+单元作战突击队,深入各村(社区)与企业为外籍人员提供暖心的健康服务。
按照防疫要求,小分队指导外籍人员申请与使用“健康码”、监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并为外籍人员提供同质化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制作中英文双语版的健康监测卡,收集分发英语、韩语、日语、法语等8种外语的宣传图文以及科普小视频,提醒外籍人员加强自我防护,受到一致好评。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天津“滨海平台”支撑家医社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天津市滨海新区将原有的智慧医疗服务系统升级改造为“滨海新区疫情防控应急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滨海平台”)。一是支持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线上服务。家庭医生团队与辖区居民通过“滨海平台”在线连接,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互联网问诊、诊疗、会诊及转诊服务。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线上购药及慢性病长处方,及配送到家服务。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或儿童,他们的子女、父母可下载安装“滨海平台”APP,建立“家庭空间”,添加老人和儿童为家庭成员,完成与家医在线连接。
二是辖区医院提供技术指导。滨海新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滨海平台”建立了互联网分级诊疗及远程会诊系统,二级以上医联体医院为社区医生提供24小时线上医疗支持。
三是开设线上疫情咨询。为居民提供APP专属家庭医生“一对一”、家庭医生及全国三甲医院专家“咨询广场”、家医微信群和24小时家医呼叫热线等多种咨询渠道。
四是对社区湖北、武汉等地的返津人员、密切接触者等居家隔离人员,通过扫二维码完成APP注册,进行“新冠病毒肺炎问诊量表”智测筛查,每日通过APP填报本人及家庭成员体温情况;社区工作人员通过APP随时随地查询体温等填报情况,对于没有按时填报体温的进行提醒和督促;家庭医生通过APP进行在线随访和健康指导,对监测情况实现了一键掌握。
五是对复工企业人员开展线上管理。企业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企业专属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利用“滨海平台”对企业复工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管理,包括线上体温监测、慢性病随访及慢性病用药配送到企业。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浙江省象山县家庭医生守护四道“门”】一是守好“前门”,发挥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中的“侦查员”作用。全县511名家庭医生对490个行政村开展包片管理,通过“两上门、日监测”,做好重点疫区来象人员、发热病人的哨岗侦查。共排摸到重点对象3384人,均落实居家隔离措施,推动疫情防控关口前移。
二是守好“中门”,发挥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中的“治疗师”作用。全县17家集团分院、240名基层全科医生全部入驻云医院平台实行排班制度,确保每家集团分院每日均有全科医生在线。签约居民可在云医院平台上网上挂号问诊、开具医保目录用药,相关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可享受免运费送药到家服务。截至3月10日,累计线上图文问诊2053人次,药品配送355人次。
三是守好“后门”,发挥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中的“保健师”作用。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稳定并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提供长处方服务;对行动不便或居家隔离的患者,由家庭医生代购药品,送药上门并指导其用药。累计服务慢病对象43929人次,提供居家护理130余人次。
四是守好“侧门”,发挥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中的“康复师”作用。对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所在辖区的家庭医生团队第一时间与其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指导其做好在家医学观察及记录,并在县级专家的指导下,通知其定期到定点医院开展肺功能、CT等各项复查,帮助其有效康复。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南京市雨花台区打造科技之光】一是购置1000台智能可视监控仪,覆盖全体居家隔离户。智能监控仪可动态识别侦测,人员进出时,手机APP自动提醒报警,成为居家隔离的门前护卫,确保全天候管控到位。
二是借助“互联网+护理”微信小程序,患病人群可在线“下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的医务人员为高龄或失能、半失能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导尿、胃管置换等适宜服务。
三是通过互联网中药房,将中药处方通过信息平台形式发送给南京市中医院中药房,统一审方和调配,每天下午将中草药或代煎剂、香囊配送至患者。截至3月7日,累计配送药137人次。
四是雨花台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了24小时新冠肺炎心理疏导服务热线,截至3月7日累计接待咨询33人次。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微信群,开设线上微课《疫情当下的修身心理练习》,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公众心理造成的影响。
五是发放“家用多参数记录仪”,通过智能一体机实时采集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信息,远程传输到家庭医生端。
六是雨花台区与省、市属医院开展心电图远程会诊、慢病微信群疾病会诊、检验报告远程传输等工作。截至3月7日,累计服务165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