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36”兴医工程深入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启动实施,2019年成为我省卫生健康科研工作厚积薄发、集中收获的一年,科研工作持续发力,在优化科研环境、创新科研平台建设、争取科研项目等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一为科研工作者营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研究环境,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优化省级项目申报流程,变过去的一年一次定期申报为全年不限时常态化申报,研究者一旦有酝酿成熟的项目即可通过信息平台立即申报;第二创新科研平台建设工作,2019年是我省医学科研平台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和山医大一院精神科两个专科分别获准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使我省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数量增加到了6家。首次启动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设立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培育中心15个。第三科研项目立项工作取得突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获批国家科技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立项,该项目对推动全省医药行业研究成果转化工作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获批国家自然基金31项,获得经费1330万元,比去年同期立项数增加34.78%,经费增加57.96%,提名年度省科技进步奖64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13项,提名数量在全省各提名单位中排第二位。
下一步,我省卫生健康科研工作将继续按照“136”兴医工程、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1331”工程总体部署要求,通过与科技、教育行政部门,华中科大等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协作机制,通过帮扶共建、医科协同、医教协同、医工结合等多种方式,以不需扬鞭自奋蹄的工作作风持续推进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山西医学科学院等科研平台建设,打造好卫生健康科研创新生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同志视察综改示范区讲话精神,以“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韧劲做好卫生健康科学研究工作,落实“项目为王、创新为上”的工作思路,鼓励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创新研究,依托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自然基金,依托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国家重大行业专项,瞄准干细胞治疗、体细胞治疗、人工智能、数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力争卫生健康科研工作在全省转型综改这个重点工作中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