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斯福社区安全服务中心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文化 > 健康教育
精准诊断施治 摆脱晕疾烦扰
发布时间:2019/7/8   点击数:586  字体显示:
  最近一段时间里,来自各地的头晕眩晕患者陆续来到山医大一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主要是为了找到病因及治疗方法。一位中年女士有10余年的头晕毛病,犯“晕”时突然,天旋地转,发作时须立即平卧,紧闭双眼一动不动,出冷汗、恶心与呕吐,静卧后才慢慢缓过来,先后到医院查颈椎、量血压、做CT与MRI,都无异常,多年来靠药物缓解,后来到耳鼻咽喉科。医生接诊后做详细检查,根据前庭功能检测仪、眼震电图和听力检查等结果,患有耳石症被确诊,通过仪器调整耳石复位和服药治疗,眩晕症状完全消除。

  许多人出现头晕或者眩晕症状后,往往首先想到是高血压、颈椎病、脑卒中脑供血不足等,其实不然。耳鼻咽喉科专家介绍,如果将头晕/眩晕根据病变部位分类,前庭周围性眩晕占30~50%,前庭中枢性眩晕占20~30%;此外,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多以头晕为主要表现,包括精神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相关头晕以及一些病因未明的眩晕。而临床上常见的还是周围性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这类疾病依靠医生仅通过经验判断但不能确诊,只能利用仪器检查来确诊并准确定位彻底治疗。

  眩晕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疾病之一,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是一种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起的短暂性眩晕,它大约占了周围性眩晕17~20%,随着人口老龄化耳石症患者将日渐增多。人耳朵最深部分是内耳,不仅负责听力,还具有平衡功能。一旦内耳出现问题,人就会感到天旋地转。内耳的椭圆囊和球囊上有囊斑,表面覆有一层耳石膜,有很多碳酸钙结晶,称“耳石”。某些情况可引起椭圆囊中变性导致耳石脱落。耳石脱落后,掉到内耳中的半规管,体位变换时耳石在半规管内活动,导致壶腹嵴偏移产生眩晕。“耳石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一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年轻人也会患病。由于“耳石症”发作时很难受,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影响,即使是偶尔发病,也应及时就诊治疗。

  两个多月前张先生因外感风寒导致咽喉不适、吞咽困难、面部疼痛,突然出现了嘴歪耳痛,并有耳鸣、耳聋,剧烈眩晕,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初步考虑周围性面瘫合并突聋,给予相应治疗。经过数周治疗听力逐步恢复,面瘫改善,眩晕症状仍存在,严重影响病人生活。为进一步明确诊治,就诊于省城一院耳鼻咽喉科,经过专家会诊,基本诊断为亨特氏综合征,可疑耳石症,做前庭功能做耳石复位,眩晕基本控制。

  几天前吕梁老汉因外感风寒致咽喉疼痛,咽喉不适异物感,突然出现了一侧耳鸣、耳聋,剧烈眩晕,恶心呕吐,初步考虑为突聋合并眩晕,经过数周治疗,听力逐步恢复,耳鸣改善,眩晕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过专家会诊基本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做前庭功能检查最终证实,做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眩晕控制。

  据介绍,山医大一院耳鼻咽喉科使用的第三代TRV眩晕诊疗仪是国际上最新的诊断、治疗耳石症设备。先后有上千例眩晕症患者接受该仪器检查,其中有数百例被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并进行人工智能复位,绝大多数患者一次复位成功,效果令人满意。耳鼻咽喉科专家建议,眩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胸开阔,尽量避免焦躁、忧虑、紧张。适当锻炼,运动量不宜过大,可散步、慢跑、做体操。饮食清淡,不吃油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文:王建明)

打印此页】【收藏此页】 
机构概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本站由北京斯福社区安全服务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ALL Right
地址:中国·北京市房山区拱辰南大街1号 邮政编码:102488 联系电话:010-88811788
Copyright © 2016, www.cnsfac.com 北京斯福社区安全服务中心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20220314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