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县域综合医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县域医疗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山西的实践为研究中国医联体建设贡献了重要特色素材。”这是出席山西省深化县域综合医改研讨会时,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医改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强调指出的。
6月21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了全省深化县域综合医改研讨会。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冯立忠同志首先介绍了山西省近年来开展县域综合医改整体情况;阳曲县、盐湖区、万荣县、寿阳县、孝义市、高平市分别介绍了各自县域综合医改的具体情况;3名省级医改专家结合山西县域综合医改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王虎峰主任最后作了重要讲话。部分省级医改专家,各市卫健委体改科长、部分县(市、区)卫体局长和医疗集团院长参加了研讨交流。
王虎峰主任对山西开展县域综合医改的具体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县乡一体化改革的框架下,全省各个地方开动脑筋,创造性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打造各具特色的一体化实践路径,在很多政策关键难点上实现了突破,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了创新,在理论上丰富了我国医联体建设的办法。
关于深化县域综合医改,王虎峰主任指出:一是要进一步领会国家医联体建设的实质,科学认识医联体建设的发展阶段;二是要进一步做实医联体,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要把握优势互补、信息共享、规模效应三个方面;三是要研究探索适应中国医联体发展的中国版的标化考核办法。最后,王虎峰主任对山西下一步发展提出五点希望:一是抓出一批明星试点城市;二是培育一批管理专家;三是探索外部的有效监管体系;四是探索医联体绩效考核和管理的科学方法;五是在县域积极探索卫生健康和体育结合的实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