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天气转暖,春季时令花陆续开放,很多人选择出游赏花踏青,领略春色春光。而同时省城各大小医院,接触春季花粉后导致过敏性疾患的病人接踵而至就诊,有些患者还出现哮喘持续状态等严重状况!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皮肤科以及小儿科门诊因花粉过敏最近就诊人数较前上升18%以上!
据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冯彦副教授介绍,花粉症是指由花粉过敏而引起呼吸道及眼部过敏表现,呼吸道是特异性个体对花粉的一种过敏反应。花粉症与花粉密切相关,又与天气有直接关联,天气变化对花粉症发病有重要影响,花粉症临床表现多样,通常有花粉性鼻炎、哮喘、结膜炎等。而春季花粉主要以树木类为主,发病时间多在3月下旬至5月。引起过敏的花粉有杨、柳、榆、白蜡、法桐、臭椿、松等,这些树木植物花粉量大、体积小,空气中含量高,起风日子里更容易传播。因此,春天踏青旅游时特别容易出现花粉过敏现象。
我国民间有所谓“热伤风”之诊断,花粉细胞中多种高分子化合物是极强过敏源。据统计,引起花粉过敏植物最常见有100多种,如榆树、杨树、柳树及某些果树,田间最多的则是油菜花。花粉直径一般在30~50微米左右,它们在空气中飘散时,极易被人吸进呼吸道内,会产生过敏反应,这就是花粉过敏症。花粉症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打喷嚏、流眼泪,鼻、眼及外耳道奇痒,严重者还会诱发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
为了防止过敏发生,冯彦副教授建议过敏体质人,空气花粉浓度偏高时候,室外活动时间不宜过长。通常情况下,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空气中花粉等粉尘浓度最大,这段时间最好待在室内,减少室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与健身时,尽量选在清晨、傍晚或阵雨之后等。出游时,易过敏人群最好少接触花木,同时戴上防花粉口罩。雾霾天气或花粉季节外出回家后,要立即洗手洗脸,将尘埃、花粉及病原微生物清洗掉,及时更换新衣服。有过敏史的人,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或是过敏性皮炎、湿疹这一类病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地方,随便去闻花草;外出郊游时最好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长袖衣物,尽量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带上脱敏药物,如敏迪等,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自行口服西替利嗪药物,或者外涂药物。在饮食上宜食低脂肪、维生素高、矿物质多的食物,尽量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鱼虾、牛羊肉和油腻的甜食及刺激性食品。一旦出现哮喘症状时,则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文:王建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