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全国贫困人口慢病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召开。沁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常志峰,卫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卫京参加了会议。现场会上,常志峰代表沁水县在会上作了题为《多轮驱动 精准发力 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和国家卫健委首肯。交流发言中,常志峰就沁水县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宣传了“绿色沁水、活力沁水、幸福沁水”的生动实践,让沁水县再次走出山西,迈出全国。
2017年以来,沁水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部署,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民生保障,推动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落实落细,破解了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的难题,健康扶贫主要指标趋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聚焦精准设计,传导压力,构建顺畅运行机制
做到3强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签约责任。成立了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沁水县健康扶贫“双签约”实施方案》《沁水县“1+1+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通知》,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要求,列出了考核指标,细化了任务清单,建立了工作台帐,实行清单销号管理,确保签约工作逐项逐条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服务团队,明确签约任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健康扶贫工作的成效,我们组建了两支团队,一支是由县级医疗机构抽调全科、专科医生为主, 乡村两级医生为辅的55支、650名成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另一只是由乡村两级干部组成210支、成员1016名的乡村干部团队。印发了“双签约”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双签约”工作的目标任务、职责,确保了双签约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签约氛围。为了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和享受家庭医生政策,一是制作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手册》《健康扶贫宣传动画片》《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政策汇集》等,并通过电视、微信、活动现场、下乡入户、巡回义诊等方式向广大贫困户宣传;二是在县域内的医疗机构设置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咨询服务台、宣传栏,让贫困患者随时随地能够了解贫困人口签约政策;三是开通“健康沁水”微信平台、《健康沁水大讲堂》,为群众防病治病提供健康知识;四是自编自演的反映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情景剧《爱在山乡》走乡串户为群众义演,引导群众自觉自愿主动配合我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使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大幅提升。
聚焦精细运作,创新举措,提升签约服务水平
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做到了五个扎实。
一是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坚持把健康扶贫回访服务管理作为提升“双签约”质量的重点来抓,要求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保证每季度、每月、每周至少对所签约贫困人员进行一次回访服务。目前,我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3557人,除17人死亡,9人长期在外,双签约3531人,签约率达99.3%。因病上门随访服务3024人次,制定健康评估方案1149份,开展健康咨询3067人,开展政策宣讲1913次。
二是扎实开展“三个一批”专项行动。我们坚持以签约服务为出发点,综合施策提升服务质量。对全县4522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患病信息进行核准,核准率达100%。对患有重点病种的1372名贫困人口开展“三个一批”专项行动,大病集中救治140人,慢病签约服务1311人,重病兜底保障14人。印发了《沁水县城乡困难人员大病救治专项救治方案》,在国家卫计委确定9种大病和省定24种大病的基础上,我县又扩大了肝癌、肾癌等12种大病。同时,组织由市级三甲医院晋煤集团总医院和县人民医院派出专家成立的医疗救治队,下乡入户开展了“大病集中救治月”服务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扎实开展巡回医疗免费义诊活动。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以县级医院为主体、乡镇卫生院配合的健康扶贫巡回医疗队,从2017年8月开始,每月2-3次,将利用两年时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深入到贫困村开展健康扶贫巡回医疗。目前,已组织3个巡回医疗服务队深入到12个贫困村,为1200余名贫困提供了免费健康咨询、健康义诊、慢性病指导,免费发放慢性病常用药物14种,计4000余元,方便了贫困人口在家门口看病就医。
四是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服务水平,市级三甲医院晋煤集团医院派驻了6名医护人员到我县人民医院进行蹲点帮扶;县级医院共派驻9名医师以业务查房、日间坐诊、主题讲课、教学培训等方式从医疗、保健、护理等方面对郑村、固县、郑庄等卫生院进行帮扶支援,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签约团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是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免费体检。按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一”活动要求,在精准识别患病人口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政策对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的标准,县财政每年投入资金35万元为全县50-64周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免费健康体健。2017年完成体检50-64岁贫困人口免费2398人,体检率为84.2%;2018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深度贫困人口,目前已完成体检2132人。
聚焦目标靶向,综合施策,实现签约与扶贫双赢
我们坚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纽带,着力推动健康扶贫取得实效,主要做法有7个方面:
一是建立医疗扶贫“绿色通道。在县域内的所有医疗机构设立贫困人口就医导诊台和贫困人口挂号窗口,并张贴贫困人口就医流程图,开设扶贫专用病房、专用病床,实行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门诊免挂号费和一般诊疗费,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提供了方便。县中医院制定了10项减免措施,乡镇卫生院对部分住院贫困患者陪侍费、一次性材料费、取暖费等费用进行了减免。
二是推进“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出台了《沁水县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城内先诊疗后付费实施方案》,实现了县城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全覆益、贫困人口免缴住直接办理入院手续。截止目前,县乡医疗机构住院贫困户患者879人次,全部签订了协议,先诊疗后付费879人次。
三是落实贫困人口就医三保险三救助,制定出台《沁水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帮扶方案》,建立完善“136”补偿和医疗补充保险机制;对于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自付费用超过1.5万元的,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5000元的医疗救助;给予省定24类重特大疾病晚期患者每人一次5000元大病关怀救助;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10000元降到5000元,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通过落实大病关怀救助、免费适配辅助器具,医疗救助和特殊帮扶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
四是提高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医疗保障优惠措施,农村贫困人员门诊医疗费用补偿比例提高到75%,对38种特殊慢性病的门诊医保目录内费用按照病种支付限额100%报销。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160万元,对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和县域外重大疾病住院的贫困患者,在医保政策补偿的基础上提高10%,深度贫困人口在县级医院住院提高20%,基本上解决了贫困人口看病贵的问题。
五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主体,整合县二院、乡镇卫生院组建沁水县医疗集团,成立六个管理中心,六个业务中心,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以家庭医生签约为基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了县域内优质资源下沉、重心下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了“五升三降”,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运的就医格局初见成效。
六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龙港镇卫生院,投资700余万元新建郑村镇卫生院,有效地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投资420余万元完成全县236个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改造,使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布局更趋合理,提升了医疗环境,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
七是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以建设医联体为纽带,县医疗集团与省人民医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等省市三甲医院开展互联互通远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专科联盟建设为载体,先后开展了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痛中心、疼痛等多个专科合作共建,为患者提供了快速诊疗通道,提升了集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沁水县的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实现了应签尽签。今后,将进一步强化领导,科学组织,强力推进,严格按照脱贫攻坚任务及健康扶贫工作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与多部门协调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激励机制,为建设“健康沁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信息员 豆夏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