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卫生健康微电影节颁奖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出席活动并讲话,来自全国卫生健康行业以及社会相关各领域的400多名代表出席了颁奖活动。据悉,山西省卫生计生系统在此次大赛中斩获颇丰,获得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最具传播力奖1项,组织奖1项(全国6家获奖),提名奖4项,优秀奖2项,不仅实现了我省在该领域零的突破,而且成为当晚最大赢家之一。
截至今年4月1日,第三届全国卫生健康微电影节组委会借助健康中国App(官方版)活动平台,共征集到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700多家机构报送的涉及5个门类的1000余部卫生健康题材的微电影作品。经由各层级评委的初评、线上预审、线下集中评审以及网络投票等环节的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除组织奖和最具传播影响力奖之外的39个奖项的归属和获得提名奖、优秀奖的作品。
由山西省卫生计生委选送的作品从全国1000余部卫生健康题材的微电影作品中脱颖而出,它们分别是昔阳县卫计局制作的《烽火铃》获得最佳编剧奖金奖;芮城县卫计局制作的《医患之殇》获得最佳编剧奖银奖;山西省人民医院制作的《有你真好》获得形象宣传片铜奖;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制作的《远山》获得最具传播影响力奖(全国共十项);山西省卫生计生委获得大赛组织奖(全国6家获奖)。此外《烽火铃》还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和剧情片提名奖,山西省中医院制作的《五台采药人》获得纪录片奖提名奖和最佳制作奖提名奖;武乡县卫计局制作的《小镇医生》和运城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所制作的《法也溶情》获得优秀奖。
颁奖活动上,展播了获奖影片的精彩集锦,分享了获奖者的创作感言,聆听了行业内外重量级嘉宾围绕医学文化建设与行业微电影发展的人文思考。陈啸宏、著名编剧徐萌、林海鸥以及部分奖项的获奖代表,就卫生健康行业的文化建设和如何促进卫生健康题材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等话题,与主持人进行了互动。
山西地处内陆省份,接受新媒体、新文化的步伐较慢,但这并不影响山西医卫人砥砺奋进、追求卓越的决心。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凤岐多次指示,要向全国卫生健康领域宣传工作走在前沿的先进省份学习,学习先进的理念,创新的精神,新媒体运用的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了很多新的传播形式,而微电影以其短小精炼、参与性强、互动性强、传播性强的优势越来越被大众所喜闻乐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省卫生计生委领导作出指示,一定要学好、用好、拍好微电影,运用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弘扬新时代医药卫生领域的文化精神,彰显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道德力量,讲述感人故事,以微电影这种生动的文艺方式唱响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此,省卫生计生委多方面了解目前国内微电影制作的流程及现状,并组织举办了2017年第一届山西卫生计生微电影大赛,委新闻中心在委宣传处的指导下积极作为,协调各级各单位新闻宣传部门,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相关新闻报道先后刊播在《山西新闻联播》等数十家媒体上。并专题举办了首届微电影大赛作品点评暨培训会,大赛共征集到52家单位的81部作品,参赛单位涉及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参赛地域覆盖北京、广州、安徽等地,社会参与度广泛,影响巨大。其中26部作品进入全国第三届卫生健康微电影节“网络人气奖”的投票阶段。在这些长则十几分钟,短则两三分钟的“微”影像里,有对历史的回望,也有对现实的思考;有对仁心暖医的深情礼赞,也有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坚定传承;有对医患和谐的热切呼唤,也有向公众传播医学科学理念的责任担当。
相比于以往两届征集到的作品,本届全国卫生健康微电影节征集到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主题。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医疗卫生工作中发生的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真实案例,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创作,本色演绎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无论是表现医患关系、生死拯救、疾病防控、卫生监督,还是聚焦人口老龄化、器官捐献、安宁疗护、心理健康等,作品的题材更加广泛,视角更为独特,制作更加精良。大赛借助微电影的征集、研讨、展播、评比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卫生健康题材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