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吕梁山区的梁某自幼就被发现单耳流黄色脓液,伴有听力下降,经过一些简单治疗,流脓逐渐停止。后来耳道间断流脓,偶会头痛头晕,一直没出现什么严重症状;可最近一周病情逐渐加重,耳道开始流脓水、时带血丝,常头晕、头痛、耳鸣严重,同时发现一侧耳后鼓包与颈部肿胀,尚有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梁某来山医大一院耳鼻咽喉科做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被医生确诊为胆脂瘤中耳炎(左),合并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蜂窝组织炎,耳源脑膜炎,脓毒血症,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肺部感染。医生发现,原本并不严重的慢性中耳炎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合理医治,病情加重,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会危及生命!张海利副教授为其做了乳突根治手术,彻底清除了耳中的“罪魁祸首”---胆脂瘤。术中发现脑骨板已破坏,她形像比喻为楼上的天花板水泥预制板已腐烂,只剩薄薄一层已糜烂的地毯,随时可能“破壳“使脑脊液流下来,面神经已暴露出来。手术中既要去除脓肿,防止脑膜受损害,又不能伤及面神经,对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要求都很高,医生在显微镜下仔细清理病变组织,手术耗时两个多小时。手术成功后,梁某的病情得到基本控制,经过消炎消肿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后,恢复出院。
据张海利副教授介绍,胆脂瘤中耳炎并非平时所说的肿瘤,是位于中耳、乳突腔内囊性结构,有脱落上皮细胞堆集、中央坏死,像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大而形成。“胆脂瘤”可出现耳部流脓、耳痛、耳闷及听力下降等临床症状,耳流脓呈持续性或间断性,常有特殊恶臭味,可伴有血性分泌物。“胆脂瘤”之所以具有潜在危害,是由于它逐渐增大压迫并腐蚀周围骨质,向邻近组织扩散,严重者出现脑脓肿、脑膜炎、眩晕、面瘫等颅内外并发症,像梁某这样把慢性中耳炎当做小病不及时治疗的病例为数不少。
张海利副教授提醒,中耳炎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些慢性中耳炎,不要以为耳流些脓、听力差一点,熬一熬或滴点消炎药水就过去了,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
|